幺娘在家中排行老大,嫁給我爸卻稱呼幺娘,我就這么一直喊著。娘在時,總是“哎哎”地應(yīng)答,而如今卻怎么也不理我了。
幺娘從小就聰慧,只是沒念過書。一九三二年,幺娘從兵荒馬亂中走來,日子自然過得清苦難耐。外公挑煤炭上成都貼補家用,外婆一雙小腳蹣跚老屋,而排行老大的幺娘,自然就要擔(dān)當(dāng)重任,站上板凳炒菜,挎上背兜拾柴,帶大小弟又帶小妹,日子就在酸楚的縫隙中悄然滑過。幺娘未滿二十歲就嫁給了我爸,而爸在鋼廠下井,兩地分居,一年頂多能回家一次,這就注定了幺娘的日子不怎么滋潤。但幺娘卻異常樂觀,把家禽伺養(yǎng)得活蹦亂跳,把老屋打掃得異常光鮮,把幾娣妹拉扯長大成人。更讓我佩服地是,身為婦女隊長的幺娘,處處走在前面,事事親歷親為,修水庫、建河堤、春播秋收,不用喇叭,扯開嗓門兒直呼其名,讓方園十里人家贊嘆不已。身為黨員的幺娘,作風(fēng)頑強,身子硬朗,年年去鄉(xiāng)上開會,縣上開會,行走如風(fēng),辦事干練。幺娘在三十二歲那年生下我,實屬高齡產(chǎn)婦。當(dāng)時她背著一大捆碗豆回家,頓感身體不適,火速跑進屋子,燒水,備上剪刀等工具,然后自行接生,母子相安無事。
娃如風(fēng)長,我與土地有了一段距離,也與幺娘有了一段距離,親近樹,親近水,也因此帶來許多麻煩,帶給母親許多擔(dān)憂。六歲那年,母親上山干活,我背著母親跑回家喝水,因開不了門,就扒在缸沿上,伸長脖子去銜水,怎奈夠不著,于是努力伸長脖子,水是喝著了,可我卻一頭栽進水缸里,頓感頭腦昏脹,雙腳在空中亂登。這時幺娘回來了,趕緊把我從水缸中撈出,撿了一條性命。十二歲時,我和幺娘擔(dān)沼氣池中的糞水淋麥苗,池中浮蓋厚厚地糞渣,剛想清理卻不慎掉進池子,嚇得幺娘哭如山響。幺娘快速伸出扁擔(dān)讓我攥住,咬著牙拼命往上拽,且邊拉邊鼓勁,千萬別松手,你松手娘就沒法活了啊!就這樣僵持良久,幺娘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滾,我也不知道是淚水還是汗水。我只能緊緊抓住幺娘救命的扁擔(dān),娘兒倆互相望著,相互鼓勵,兒舍不得娘,娘更舍不得兒啊!可正當(dāng)娘倆都不能堅持時,一位撿柴禾的大嫂路過此地,我才艱難地回到地面,而母親癱坐在地上,終于長長地吁了一口氣。
十六那年,爸退休讓我頂替工作,爸與娘的距離越來越近,可我與娘的距離卻越來越遠(yuǎn)。臨別那天,娘拉著我的手說,兒啊,從今往后就靠你自己了,好好工作,別讓娘擔(dān)憂啊!進廠后,我?guī)缀趺恐芏纪霞遗埽A里,只用近四小時便跑到娘面前。娘就說,工作要緊,別老想家里!就為此話,我便忘我工作,日子平淡卻睡覺安穩(wěn)。每次遇到困難,幺娘的話便回響耳邊,激勵我勇往直前,決不言敗。后來結(jié)婚生子,回去的時間漸趨稀少,以至于在幺娘七十大壽時,突見她滿頭銀發(fā),腰也彎了,身材矮小了。以前是仰頭望娘,現(xiàn)在是低頭看娘。我不明白,娘奶我時距離是如此之近,兒成家立業(yè)后距離是如此之遠(yuǎn)?
聽三姐說,幺娘發(fā)病的前天,她老人家還笑瞇瞇地說,明天一早乘車到幺兒家去的,沒想早上就起不了床,至到病逝。這多少有些遺憾,不僅僅對幺娘。按老家的習(xí)慣,父母是要兒子養(yǎng)老送終的,只有女兒的招個女婿上門也屬正常??晌覀兞访?,其中有兩兄弟。大哥一家去了成都,我又在工廠成家。說距離我最近,但交通最欠方便。春節(jié)時,大哥從成都回來走高速路到家了,我們一家還在路上。從內(nèi)心來說,幺娘是很想同我們一起生活的,不是因為我頂替了爸的工作,關(guān)鍵是娘覺得我有幽默感,會心疼人。小時候,我望著娘如數(shù)家珍,羨慕娘啥都懂,而如今,娘望著我滔滔不絕,認(rèn)為兒子啥都明白,讓娘心里舒坦。每次娘遇到糾結(jié)的事兒,老人家就會找到我傾訴,這就是老來還小的道理。俗話說,距離產(chǎn)生美,距離能增強活力。經(jīng)常在一起,難免會產(chǎn)生分岐,需要平和的心態(tài)溝通交流,需要寬廣的胸懷包容一切。兒子雖沒有多大出息,但兒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,平凡而不平庸,簡單而不簡捷。
說實話,我從兩間一廚搬到三間一廚,其目的就是為了將娘接到廠里長住。當(dāng)時娘也興致勃勃上樓參觀,老人家一口氣爬上六樓,卻不氣喘吁吁,說明老人家身體康健。沒想此事未成行,娘卻撒手而歸。唉,兵荒馬亂時,娘挺過來了,生活困難時,娘熬過來了,可生活剛好起來,娘卻悄無聲息地走了,一晃就走了整三年!
娘在世,娘兒倆的距離是如此之近,娘走了,娘兒倆的距離是如此遙遠(yuǎn)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