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印象·武隆》是被譽為導(dǎo)演界的“鐵三角”—— 張藝謀、王潮歌與樊躍繼打造《印象·劉三姐》、《印象·麗江》、《印象·西湖》、《印象·海南島》、《印象·大紅袍》、《印象·普陀》之后的又一大型山水實景劇。自去年10月1日面世以來,聲譽大震,幾次想去一飽眼福,都陰錯陽差地未能成行,今年8月28日,在朋友們的再次極力鼓動下,終于如愿以償。
19點過的世界自然遺產(chǎn)、國家AAAAA級景區(qū)——重慶市武隆縣仙女山,七彩斑斕的晚霞漸漸退去,各色大巴、小車不約而同地開上了桂花路,向桃園大峽谷方向駛?cè)ァN覀兏谥貞c工商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(xué)院的豪華大巴后面,行駛了大約20多分鐘,就到了《印象·武隆》演出地的停車場。
下車后,躋身于熙熙攘攘、說說笑笑的人流,檢票進(jìn)入一條長長的隧道,兩側(cè)有40多臺投影儀,把烏江纖夫、天生三橋、芙蓉洞等雄奇壯美的人文與自然景觀投射于隧道兩側(cè),營造出了色彩絢麗的夢幻景致,讓人產(chǎn)生一種穿越時光隧道的幻覺。
出隧道,進(jìn)入一馬蹄型天坑,高低落差200余米。左邊坡度較緩,觀眾座位就擺放于這緩坡上,可容納2700多人。右邊是懸崖峭壁,松柏挺拔,藤蔓叢生,清秀雄奇。底部有幾百米的開闊地,綠樹蔥蘢、芳草茵茵、別具一格的吊腳樓和院壩散布其中,彎彎曲曲的小徑向右通向山崖深處,向左與觀眾席相連。開闊地外面有一深豁和小溪向馬蹄跟部延伸,那邊山峰奇異,溝壑縱橫,云霧繚繞,神秘莫測。老謀子選擇這樣的場景作為演出場地,真可謂匠心獨運,老謀深算哦!
《印象·武隆》圍繞木船為機動船所替代這一歷史變遷,通過老船夫、老纖夫?qū)τ谧陨斫?jīng)歷的記憶與暢想,贊美巴蜀大地的靈山秀水,歌頌川江纖夫不畏艱險,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,反思瀕臨消失的勞作方式、生活方式、藝術(shù)形式以及傳統(tǒng)文化與現(xiàn)代文明的沖撞及傳承。觀后印象深刻,有四點值得特別一提:
第一是《太陽出來喜洋洋》。20點,一位老船夫出場,面對記憶中的木船,喊出了江水、大山、云彩、太陽、月亮“你忘記了嗎”的發(fā)問,將武隆、乃至巴蜀大地的靈山秀水、奇花異木、珍禽異獸、用聲光電一一調(diào)出,在《太陽出來喜洋洋》的優(yōu)美旋律中渲染得淋漓盡致,猶如隔世仙境,觀眾不知不覺地融入其中,與演員互動合唱,將演出推向了高潮。
第二是《火鍋》。一大群演員手持木棒,跳起了踢踏舞,在彩燈的映照下,好像是山民在碎辣椒,或打糍粑,或夯土筑壩。隨著每一次棒槌落地,對面的山崖上便閃現(xiàn)出一幅奇妙景觀,觀眾不約而同地發(fā)出聲聲贊嘆。隨著動感強烈的搖滾音樂聲起,全體演員突然分成5條直線,直接穿過觀眾席過道,一邊舞蹈,一邊向觀眾狂扔紅紅火火的辣椒。觀眾一邊跟著手舞足蹈,一邊接扔來的辣椒,尖叫聲、歡呼聲此起彼伏。
第三是《哭嫁》。一位老纖夫和一婆婆用重慶話講故事,當(dāng)說到哭嫁時,舞臺后邊一個小竹樓的窗戶打開了,卷簾微微上提,露出一排女孩的芊芊玉足。她們在一個木盆中洗腳,雖然看不見 她們的臉,但能感受到出嫁之前既喜悅又恐懼的心情。“我的父啊我的母,出嫁才知道父母的苦。”一曲知恩未報、喜中帶憂的《哭嫁歌》唱的人們燒心撓肺,唏噓不已。然后,她們慢慢地從走廊里出來,面帶嬌羞,慢步輕舞,最后深深拜倒在一條紅菱前邊。這時慈母的囑咐聲起:“女兒啊!李家屋的女人沒得哪個是吃白飯的哦!各人當(dāng)家了,弄不好莫回來找我哦!”最后的拜別,最后的囑咐,充分顯示了巴蜀辣妹子既有溫柔、體貼、孝順的美,又有剛硬、責(zé)任、擔(dān)當(dāng)?shù)拿?。難怪世上的男人都那么喜歡我們的巴蜀辣妹子呢!
第四是《川江號子》。突然,電閃雷鳴、大雨傾盆,山洪暴發(fā),河水暴漲,山崖上一寬大瀑布飛流直下,山崖下江水滾滾,激起丈余浪花,一艘長約6米,兩頭翹,中間寬,體型優(yōu)美,通體紅色的川東木船在對岸隨波起伏。隨著宏偉、粗礦、豪放的川江號子聲起,一群赤身裸體,只用帕子裹住陰部的纖夫,用搭勾連上纖繩,隨著號子或上下起伏,或前俯后仰,或手腳著地,艱難爬行,木船緩緩前行,纖夫逐漸分成若干路,喊著號子,深入觀眾席的過道。觀眾受到感染,或跟著喊號子,或幫著拉纖,木船終于到達(dá)岸邊,全場歡聲雷動,響徹云霄。老謀子讓瀕臨消失的纖夫勞作方式和《川江號子》這一藝術(shù)形式,在《印象·武隆》中藝術(shù)再現(xiàn)的預(yù)謀,就這樣完美地實現(xiàn)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