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無形云有跡,從來命運多驚喜!不知是哪位大神舉薦,我居然收到了《印象武隆》演出工作組的邀請,去重慶武隆觀看《印象武隆》演出~包吃包車包住宿,好山好水好晚會,一秒不耽誤,立馬打點行裝揮師武隆!
武隆區(qū)屬渝東南邊緣大婁山脈褶皺帶,是世界自然遺產(chǎn)、國家AAAAA級景區(qū)。以天生三橋風景名勝區(qū)、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、龍水峽地縫景點聞名于世。
(天生三橋中的天龍?zhí)炜?
天龍?zhí)炜託鈩莅蹴纭⒐砀窆?、一派天然,曾是電影《滿城盡帶黃金甲》的取景地。
(川江號子)
川江號子記錄了川渝人民從古到今的勞和生存狀態(tài),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(chǎn)。遺憾的是,川江號子后繼無人。據(jù)說在當今的巴渝地區(qū),會唱“川江號子”的人不超過20人了。此次在斥巨資打造、王潮歌導演領(lǐng)銜、中國三大男高音坐鎮(zhèn)的《印象武隆》大型實景歌會上,我們也有機會滿懷虔誠,躬逢其盛。
(桃花大峽谷劇場)
到達劇場外之后,我們進入一條225米長的隧道,穿越它之后就是觀眾席。在進入隧道的一刻,大家仿佛踩在了時光機上:隧道墻壁上烏江纖夫、武隆天生三橋、芙蓉洞等雄奇壯美的人文與自然景觀栩栩如生、不斷流轉(zhuǎn)。人走在其中,猶如在萬花筒中漫步穿越,于恍然不覺中抵達桃園大峽谷演出劇場,這實在應(yīng)該感謝那44臺同時工作高科技投影儀。大峽谷劇場安靜下來后,演出開始。粗獷、嘹亮的“川江號子”拉起來,充滿民族風味的巴蜀舞蹈跳起來,很快,觀眾們就被演員們的熱情感染,有的觀眾大方和來到身邊的演員共舞,一起陶醉在古樸、動人的川江歌舞文化中。據(jù)了解,這些演員都來自重慶民間,不管身份是什么,所有人都對傳統(tǒng)“號子”藝術(shù)有著最質(zhì)樸的熱愛和向往。
(纖夫的故事)
當數(shù)十個演員一起賣力拉著纖繩在舞臺上艱難行進,嘴里聲嘶力竭地喊著“川江號子”時,我仿佛也回到了那個飽受痛苦和艱辛的時代,不禁為纖夫的命運捏一把汗。
(哭嫁)
一曲巴蜀傳統(tǒng)民歌《哭嫁》將川渝少女又喜又憂的待嫁之心表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令人聽完不禁也是感同身受、愁上眉梢。通過這個節(jié)目,我們欣賞到了最原汁原味的巴蜀民歌唱腔,見識到了川渝人家的禮儀、風俗、衣著等等傳統(tǒng)文化。這對于啟發(fā)我們善待民族文化,珍惜自己的“根”,其作用宛如醍醐灌頂。
(中國三大男高音)
中國三大男高音一出場一站定一亮嗓,馬上就震住觀眾了將,美聲唱法融入民族音樂,的確特別振奮人心!希望以后有更多的藝術(shù)家們能像這三位一樣義無反顧地加入到搶救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“川江號子”的大流中來,演繹大愛無邊。
在鐘靈毓秀的武隆峽谷中唱響父輩人的號子情懷,將現(xiàn)代聲、光、電技術(shù)與大自然的舞臺相結(jié)合,奏出一曲蕩氣回腸的“川江號子”。此曲只應(yīng)天上有,人間哪得幾回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