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羔羊跪乳,烏鴉反哺”,父母對孩子的愛始終存在,恒久而綿長、溫馨而感人。然而,孩子對于父母的反哺之愛去哪兒了?也許是巧合吧,在同一天時間,被兩位母親的眼淚感動,讓我情不自禁地寫下這個故事。
——題記
星期一上班,居民劉大姐來到社區(qū)辦公室,她告訴我最近遇到一件麻煩事:自己的房子租給張婆婆,如今張婆婆生病了,而且病情一天比一天嚴(yán)重,可是目前卻無法聯(lián)系到張婆婆的家人,劉大姐希望社區(qū)能幫幫忙。
來到劉大姐的房子,這是一間只有20平方米的小屋,因為是底樓,房間里光線昏暗、地面潮濕。只見張婆婆面容憔悴,她躺在床上不停地咳嗽。雖然是初次見面,但我感受到張婆婆是一位很慈祥很友善的老人,看見我們,她吃力地起身下了床,熱情地招呼我們。
“張婆婆,聽說您生病了,您的家人呢?”屋子里只有張婆婆一人,我有點好奇,聽了我的問話,張婆婆的淚水一下子涌了出來。我們更加好奇,再三追問,張婆婆終于向我和劉大姐講出了實情。
張婆婆是忠縣馬灌鎮(zhèn)人,丈夫去世得早,她一個人含辛茹苦地將三個子女撫養(yǎng)成人,如今孩子們都成家立業(yè),而張婆婆卻成了他們心中多余的人。前年,三個孩子將母親農(nóng)轉(zhuǎn)城,張婆婆被迫離開生活多年的家鄉(xiāng)來到了陌生的縣城,用補償金租了劉大姐的房子,一個人孤伶伶地生活。張婆婆年老多病無人照顧,人生地不熟,常常一個人呆在小屋子里悄悄地掉眼淚。近段時間天氣變化無常,張婆婆的哮喘病又犯了,整夜都睡不好覺,張婆婆只好給三個孩子打電話,可他們都講自己很忙,沒有時間來看張婆婆。
講到這兒,張婆婆早已是泣不成聲,她拉著我的手,告訴我孩子們的電話,希望我們幫助聯(lián)系她的孩子,張婆婆告訴我們:她想孩子們,她想回家!
聽完張婆婆的講述,看著張婆婆那無助的眼神和辛酸的淚水,我頓時倍感心疼。我不停地安慰張婆婆,請她放心:我們一定會盡快通知她的孩子接她回家。
從張婆婆家出來,走在回辦公室的路上,我的心情很復(fù)雜。不知不覺來到人民路一巷路口,只見人行道上圍了一大群人,發(fā)生了什么事?我擠進人群,只見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緊緊地?fù)е晃恍∨?,中年婦女淚流滿面、激動不已,小女孩蓬頭垢面、目光呆滯。中年婦女一邊撫摸著小女孩的臉頰,一邊喃喃自語:“孩子,媽媽的寶貝,別怕,媽媽來了,媽媽終于找到你了,媽媽再也不會把你弄丟,媽媽帶你回家!”
見此情景,我不知發(fā)生了什么事,便向圍觀的群眾打聽。原來,這是母女倆,女兒是一位智力殘疾人,從小生活不能自理,多年來,母親悉心照顧,呵護有加。前幾天,母女倆上街買菜,小女孩不幸走失,中年婦女焦急萬分,不吃不睡到處尋找,好心的鄰居們勸中年婦女就此放棄,但她卻態(tài)度堅決:一定要找到女兒,因為孩子離不開她!功夫不負(fù)有心人,現(xiàn)在,中年婦女終于找到小女孩,多日不見,母女倆緊緊地相擁??吹侥赣H,小女孩只是一個勁地傻笑,而中年婦女卻摟著女兒放聲大哭。
看著這一幕,圍觀的群眾紛紛掉下感動的眼淚,我也被深深地震懾。我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愛沖擊著我,這是一種不離不棄的愛,是世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!忽然之間,我想到了年邁的張婆婆,她曾經(jīng)也這樣不離不棄地愛著自己的孩子,視他們?yōu)檎鋵?而如今,自己卻被兒女們遺忘在一個小小的角落。“羔羊跪乳,烏鴉反哺”,父母對孩子的愛始終存在,恒久而綿長、溫馨而感人。然而,孩子對于父母的反哺之愛去哪兒了?
回到辦公室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,撥響了張婆婆孩子的電話,我要告訴他們:在一個昏暗而潮濕的小屋子里,有一位體弱多病的母親,她在牽掛自己的孩子、她在思念自己的家鄉(xiāng)、她在渴望一份不離不棄的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