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久前的一天,村里的王老三兩口子把90多歲癱瘓在床的王老太接到自己家里生活了,還一把屎一把尿地服侍王老太。這一下子讓鄉(xiāng)鄰們刮目相看。鄉(xiāng)鄰們都說,王老三兩口子真的變了,變孝順起來了,王老太哪天離開人世也能閉上眼睛了。鄉(xiāng)鄰們?yōu)槭裁磿@樣說呢?原來事出有因。
王老太有三個兒子,王大和王三是農(nóng)民,王二考上了大學,大學畢業(yè)后被分配到離家鄉(xiāng)幾千里的一個地方工作。王家兄弟的父親去世早,王二又不在家,王老太實際上就跟王大和王三一起過日子。又按照當?shù)氐娘L俗,老人一般都跟小兒子過,所以,王老太大多時候都住在王三家。
有一年,在外地工作的王二回家來探親,探親的時候還帶回來一臺價值三千多塊錢的彩色電視機。上世紀九十年代,彩電在農(nóng)村還是稀奇的東西。王二想,彩電是送給母親看的,母親住在王三家里,這彩電當然就放在王三家。于是,王二一到家就把彩電放在母親的房間。當然,王三的家人都占母親的光,每天晚上,全家人都坐到母親的房間里看電視。有時,王大的家人也來看電視,都是一家人,常常邊看電視邊聊天,歡聲笑語不斷。
過了兩三年,到了王老太70歲的生日。在吃飯的時候,王家的一位大姑父就借著酒興說:“王老二帶回來的那臺電視機應該放到王大家里,因為王大的兒子是王老太正宗的孫子,而王三的兒子是抱養(yǎng)來的,王老太平時也不看多少電視,就應該將電視送給嫡親大孫子。”
這或許是親戚們半真半假的玩笑話,哪知沒過兩天,王老太竟真的讓王大將那電視機搬過去。王三的老婆知道后暴跳如雷,立即到王大家要搬回電視機。王大老婆堅決不讓,說:“大姑父已經(jīng)說過了,彩電就該放我家的,放在你家沒有道理!”王三老婆罵了半天大姑父不是個東西,也沒有能把彩電弄回來。
王三老婆越想越氣,實在咽不下這口氣,她就把王老太也攆到了王大家去住,而且連口糧和零花錢也不給了。村干部找王三兩口子,要他們盡贍養(yǎng)義務,王三老婆說:“你們跟王大、王二去說吧,我們沒有得到老東西什么好處,還盡什么贍養(yǎng)義務呢?”
時間一晃20多年,王老太也就在王大家生活了20多年。除非王三家有了什么喜事,王三兩口子才將王老太叫過去吃上一頓飯。這期間,王老太的腿腳還靈便,還能洗衣粉做飯,生活還能自理,經(jīng)濟上又有在外工作的王二支助,所以王大家也沒有因為照應王老太而操太多的心。當然和王三家也沒有多少往來。
也是這期間,王三家的那個抱養(yǎng)兒子王大龍不僅從小學讀到高中,還考上了一所職業(yè)大學,大學畢業(yè)還在大城市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。王大龍雖然是王三家抱養(yǎng)的,可讓鄉(xiāng)鄰們沒想到的是,王大龍卻是個非常孝順的孩子。自從王大龍有了工作,每次回來不僅給父母帶錢就是帶物,還要給王老太一點零花錢帶些好吃的東西。
有一回過年,王大龍跟父母說:“爸、媽,為什么奶奶一直在大伯家生活呢?怎么不把她接到我們家生活一段日子呢?你們不也是奶奶的兒子媳婦嗎?”
王三老婆說:“小孩子你不懂,以前你奶奶對大伯家好對我們不好,當然就該你大伯家服侍了,不關(guān)我們的事。”
王大龍說:“這怎么能沒有你們的事情呢?不管以前奶奶對你們好不好,你們也都有照應奶奶的義務啊!即使以前奶奶真的做錯了什么事情,現(xiàn)在你們也該原諒她,畢竟她已經(jīng)老了又生病臥床不起。你們想想,如果你們老了又生了病,我也不管不問,你們會怎么想呢?”
王三和老婆聽了兒子這樣說,一下子沉默了起來。幾天過后,王三兩口子主動來到王大家把王老太接到自己家里。他們還和王大兩口子約定,王老太由兩家輪流照應,王二遠在外地來往不便,就不要他天天在王老太身邊照應了,經(jīng)濟上給點贊助就行了。
當鄉(xiāng)鄰們又知道王三接回王老太是因為兒子王大龍的提醒,都夸王大龍是個懂事孝順的孩子,他讓王三兩口子找回了失去的孝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