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關漫道真如鐵,號子聲咽纖夫淚
————題記
故鄉(xiāng)有條美麗的江,名字叫做嘉陵江。記憶里,故鄉(xiāng)的江水永遠泛著粼粼的清波,倒映著天上的白云朵朵,油油的水草在江底招搖,調(diào)皮的魚兒在白云碧草間游弋,童年的小伙伴們遍布芳草萋萋的河灘,在波光粼粼的河邊盡情放歌。
當年,嘉陵江上百舸爭流,商賈云集,上至廣元,下至重慶,遠達上海,木材、絲綢、鹽巴、農(nóng)副產(chǎn)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運進運出,纖夫在那時就起著關鍵性的作用。
屈著身子,背著纖繩,步態(tài)蹣跚,一瘸一拐地往前邁。風里來,雨里去,頂烈日,冒酷暑,跋險山,涉惡水,嘉陵江上灘連灘,灘灘都是鬼門關,上半年來走一轉,十船九打爛,嘉陵江纖夫的職業(yè)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危險。
“嘉陵江上啊,求碗飯哦。身背纖索哦走廣元!要問路程喲有多遠吶,祖祖輩輩走不完!寒冬臘月睡木扳,光著屁股去推船。吃飽又怕腸整斷,餓肚拉船打偏偏。爬灘腳桿打閃閃,下灘腳在浪里鉆!喲—嗬—嗬……喲—嗬—嗬……”
舊社會纖夫地位低下,生活貧苦,勞動艱辛,暮春、夏季、初秋等溫暖的時節(jié),拉纖的纖夫大多光著身子,那黝黑發(fā)亮的身軀猶如水里的泥鰍,健壯結實,纖夫多是家境貧寒之士,汗浸,鹽漬,纖索磨損,衣服能管幾天呢?拉纖時更要隨時頻繁下水,時間上絲毫容不得寬衣解帶。最重要的是為了防病,如果穿著衣服,一會兒岸上,一會兒水里,衣服在身上干了濕,濕了干,不僅不方便,而且容易得風濕、關節(jié)炎之類的病,所以不如不穿衣服。
那時候纖夫們?yōu)橥浧?,以齊功力。吼唱纖夫號子便成了最好的選擇。纖夫號子又被稱為船工號子,內(nèi)容生動豐富,真實自然,流傳至今,已有上千年久遠的歷史了。領唱的號子頭編唱號子時,更要把沿江的灘口和風土人情盡收于唱詞中,過去的老艄翁、號子頭因長年行船于江中,不管水漲水落,沿江的明礁、暗堡,水經(jīng)流速,牢記于心,積累了豐富的行船知識,保證了行船的安全。“一唱眾和”是其獨特的表演形式,“領唱”由號子頭擔任,有時領唱者看山唱山,看水唱水,即興演唱。“和唱”則由眾纖夫擔任。一領一隨,一唱眾合構成了和諧的聲樂合唱形式。號子頭根據(jù)江河的水勢、水性不同,明灘、暗礁對行船存在的危險性,根據(jù)搖櫓扳橈的勞動節(jié)奏,編創(chuàng)出一些不同節(jié)奏、不同音調(diào)、不同情緒的號子,如船行上水拉纖時,要唱“大斑鳩號子”、“幺二三號子”、“抓抓號子”、“蔫泡泡號子”,此類號子一般旋律性強,拉纖時纖夫很累,可以緩解拉纖纖夫的緊張情緒;船行下水或平水時,則要唱“莫約號子”、“橈號子”、“二流搖櫓號子”、“龍船號子”等,此類號子音調(diào)悠揚,節(jié)奏不快,適合扳橈的慢動作,也是纖夫在過灘、礁的緊張勞動后,得以體力精力上的勞逸調(diào)劑;闖灘時,唱“懶大橈號子”、“起復橈號子”、“雞啄米號子”,此類號子音調(diào)雄壯激烈,具有強烈的勞動節(jié)奏特點,以適應闖灘的行船需要。
船工號子的唱詞也是十分豐富精彩的,往往以沿江的地名、物產(chǎn)、歷史、人文景觀為題進行編創(chuàng),具有豐富的知識性和趣味性。如“大斑鳩”“小斑鳩”“數(shù)板”“櫓號子”“嘉陵江兩岸有名堂”等等,無一不彰顯出生動活潑、幽默詼諧、五彩繽紛、雅俗共賞的民間藝術特色:
“腳蹬黃土手爬沙,爺爺不能吃,舅舅不能吃,要吃只給娃兒的媽!”
“谷子發(fā)芽慢慢青,人要相交才知心,不怪小妹情義淺,淺水淘沙漸漸深。”
“金雞叫喲天發(fā)白,我拉著郎君舍不得,要問郎君幾時還呀?桃子開花等明年。喲嗬喲嗬,喲嗬喲嗬,桅臺左,桅臺左,桅臺左!”
“鄉(xiāng)里大姐上街來,黃泥巴纏腳大花鞋。走到船邊歪一歪,莫非她要上船來?”
“妹是天上一顆星,哥是河里水清清,不要說是隔得遠,太陽落坡就相親。”
“山又高,路又窄,石頭光光走不得,喲嗬喲嗬,喲嗬嘿喲嗬,沉江口,兩分手,恩愛夫妻難長久!”
“背時哥哥不是人,把我哄進芭茅林,扯起一個掃堂腿,不管地下平不平。”
其實,現(xiàn)在看來,這些看似通俗易懂,甚至有些土得掉渣的嘉陵江纖夫號子其實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,號子的歌詞大多以格律體為主,有時領唱者還以看山唱山、看水唱水的即興演唱形式進行演唱,歌詞常用“嗨喲”感嘆詞為主,調(diào)式為民族五聲調(diào)式中的羽(6)調(diào)式,曲式結構為上下兩樂韻的單段體,其旋律清晰流暢,唱腔根據(jù)水流形式高亢有力或悠揚而舒展,極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。結束時有長氣的甩腔。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,四川省川劇二團專程來到蓬安縣排練由我縣創(chuàng)作的劇本《激浪丹心》,沿嘉陵江深入生活并采風,排練了現(xiàn)代川劇《激浪丹心》,并進京演出,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文化部的好評,成為了現(xiàn)代藝術創(chuàng)作寶庫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那時候,我的大爸在嘉陵江上拉了近30年纖,除了拉纖之外,就是會喊一口沙啞的纖夫號子。那號子高亢,響亮,仿佛在地底深處中壓抑了很久的烈火噴涌而出,那號子有聲無字:“嗨,嗨喲喲,嗬嗨,么哦咳咳!咳!咳!喲嗬嗬!闖漩渦喲,迎激流嗬……”每當逆水行船或遇上險灘惡水時,全靠纖夫合力拉纖,號子聲聲,空谷回蕩,蕩氣回腸,別有一番情趣。
寒冬臘月滴水成冰的季節(jié),船只一旦擱了淺,這時岸邊一個個纖夫排列整齊地背著纖繩,發(fā)出驚天動地的吆喝:“么哦咳咳!咳!咳!喲嗬嗬!嗬嗬嗬!!!”那江風裹著冰雪陣陣狂舞,境況常人難以相象,而纖夫則處之泰然,習以為常。
俗話說“欺山莫欺水,欺水變成鬼。”在嘉陵江上或者長江上行走,工作之艱辛與危險往往是常人所難以想象的。逢山爬山,遇水趟水,日曬雨淋,風餐露宿,其實這些都還不是纖夫們所害怕的事情。纖夫們最怕的事情莫過于翻船,船只一旦翻掉,纖夫往往非死即傷。在岸上看得直跳腳。千鈞一發(fā)之際,另一路纖夫就會馬上氣喘噓噓趕到,扣上胳膊一幫襯,船動了。這時船上和岸上就免不了互相呼吼、埋怨、狠罵,撐船的大呼“穩(wěn)起”,纖夫則叫“避開”。避開是說避開急流,減少沖力。這種吵罵往往是連親友、兄弟、父子都不避的。一直到把船拉出險灘急流,所有的纖夫才松口氣,躺到地上喘粗氣,剛才的吵罵已經(jīng)忘到了九霄云外。像這樣的事情,纖夫們之間是不說謝的,他們經(jīng)常這樣你幫我,我?guī)湍?,已?jīng)成了共識。
我的大爸告訴我,纖夫在船上還有很多忌諱,“龍王脊背上的纖老二”,吉兇禍福觀念極強。在船上,碗不能叫“碗”,要叫“蓮花”。蓮花是吉祥物,碗則有“裝水”的意思,船上人忌諱。筷子叫“蒿竿”,就是篙,是撐船用的竹竿。姓陳的人得改叫“老張”,因為“陳”諧音“沉”,那還了得!所以得趕緊避開。
“穿惡浪哦,踏險灘吶,纖夫一身都是膽羅。闖漩渦喲,迎激流嗬,水飛千里船似箭羅。乘風破浪嘛奔大海呀嘛,齊心協(xié)力把船扳哪。么哦咳咳!咳!咳!喲嗬嗬!”
我的大爸在嘉陵江畔拉了30年纖沒有富起來,后來在曾經(jīng)擁有2000多名職工的蓬安縣航運公司下崗了,現(xiàn)在在家鄉(xiāng)小鎮(zhèn)上開了一間雜貨鋪,日子一天天反倒充裕起來了?,F(xiàn)在嘉陵江上梯級開發(fā)了,江的下游建起了千里嘉陵第一壩,修了馬回水電站和金溪航電樞紐工程,蓄水發(fā)電,江段經(jīng)過治理,險灘惡水已經(jīng)變得溫順平靜了,那種老式船只早已被淘汰,現(xiàn)在的船只都配備了柴油機,馬力大。哪里還用得著纖夫們拉船了呢。
如今故鄉(xiāng)的江道上再也看不到纖夫了,只是偶爾想起他們,就禁不住對他們的過去進行回味和咀嚼:頂烈日,冒酷暑,跋險山,涉惡水,嘉陵江上灘連灘,灘灘都是鬼門關,上半年來走一轉,十船九打爛,他們滄桑的背影和艱辛悲壯的場景也隨著滔滔江水滾滾東流去了,再也不復返了……